1756-M12
1756-M12
PLC的开放性。
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讨论网络,其是这个问题本不想多谈,因为一说这个问题就会引起太多厂商的共鸣,为什么呢?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动化的主战场未来10年都是在通讯协议层面上,无论是Prof(S7),Ethe/IP(CIP)还是Ethercat和Powerlink,都是在争夺客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,更是工业以太网组织遍地都是,都恨不得在弄个GB/T啥的,甚至想把/T干掉,那样就可以在自动化领域赢得先机。(很多人会问,哥你把Mod tcp忘记了吧,不是Mod tcp已经被odva收编,协议栈已经被CIP集成)。那用户就会问哪个协议好呢?其实没有什么好不好,就看你选哪个,工业通讯协议分两个阵营,分为标准TCP/IP和基于标准TCP/IP两种,(Ethe/IP和PowerLink是标准TCP/IP协议栈,而Prof和Ethercat是基于TCP/IP的协议栈)这两种是截然不同的作为客户如果你选了标准TCP/IP的协议意味着你可以在标准的IT架构上使用工控产品,而无需考虑协议转换的问题,对于未来TCP/IP的先进性也不需要担忧,他就是构建这上的7层协议而已。而如果选择基于TCP/IP的协议的呢?什么叫基于?其实就是自行修改了TCP/IP的报文甚至修改了2层的通讯芯片(Ethercat)那这种协议的好处就是针对工控的应用而研发,在构建IT和OT融合的时候,边界设备需要使用这个协议厂商支持的网络设备。在基本控制(IO,上位机,site to site)上这两种没有太多的区别,对于用户丝毫感觉不出来,在开放性上可能标准TCP/IP的协议厂商会有一些先天优势。但在特殊行业和领域,对于要求通讯速度极快的领域,基于TCP/IP的协议还是有自己的优势,你想呀!原本150字节的TCP/IP的报文被精简了,那将是一个让你轻松和愉快的事情,更甚者在MAC这层已经发出去了!
1756-M12
1762-OB32T
1762-OB8
1762-OF4
1762-OV32T
1762-OW16
1762-OW8
1762-OX6I
1762-RTC
1768B
1768BR
1768-ENBT
1768-EWEB
1768-L43
1768-L43S
1768-L45
1768-L45S
1768-M04SE
1768-PA3
1768-PB3
1769-ADN
1769-AENTR
1769-ARM
1769-ASCII
1769-BOOLEAN
1769-HSC
1769-IA16
1769-IA8I
1769-IF16C
1769-IF16V
1769-IF4


